> 文章列表 >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是什么

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是什么

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是什么

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立案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
1. 接受报案、控告、举报 :

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,都有权向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。

报案、控告、举报可以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。

2. 审查立案材料 :

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应对报案、控告、举报和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。

审查应迅速进行,并依据管辖范围判断是否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

3. 立案条件 :

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才能立案:

有犯罪事实,即危害社会的行为确已发生,并达到犯罪程度。

需要追究刑事责任,即根据刑事法律规定,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是必要的。

4. 不予立案的情形 :

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,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,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,则不予立案。

不予立案的原因应通知控告人,控告人如不服,可申请复议。

5. 紧急措施 :

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但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案件,应先采取紧急措施,然后移送主管机关。

6. 保障安全 :

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应保障报案人、控告人、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。

以上是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立案的基本规定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刑事诉讼法立案需要哪些具体证据?

刑事诉讼法立案后如何处理不予立案的情况?

刑事诉讼法立案后紧急措施有哪些?